的小子,就不由得来气。
看看人家的孙子,才十一岁就考上了秀才,以后说不定真的可以考上道官。
和那些普通的官员不同,考上道官以后,李家可就成了勋贵。
毕竟道官的父母是会被朝廷封爵的,甚至还会有封地。
这可比那些考上进士,做一方县令的人强多了。
两者之间的起点不同,县令只是官员,只有封了爵位,才是勋贵。
就算没有考上道官,以后的科举之路也很畅通,毕竟李家两个孩子也才十四岁,十一岁啊。
想到这里,李旺财赶紧说道:“老三啊,还记得我之前说的那件事吗?让连山教孩子们读书这事。”
李老三自然记得,但是他不能替赵连山做主。
现在的赵连山不同,人家可是秀才,就算他李老三是赵连山的岳父,也不行。
看到自己的岳父朝自己看了过来,赵连山笑道:“这是赵某答应的,赵某自然会做的。”
李老三突然说道:“咱既然要做,就做好一点,咱们家的宅子快修建好了,到时候再找一块空地,建个学堂,怎么样?”
赵连山眼睛一亮,他怎么没想到呢,成为秀才以后,赵家那边也不能忘。
可他对岳父非常感激,又答应了李村长等人教导孩子们读书。
因为他从李家村所有村民眼神中期待,这是赵家村那边没有的。
就算赵家村的人再羡慕,不会供孩子们上学的。
因为每家有好几个孩子,他们承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