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川家船众的到来,随船还捎带了众多的河源者,拖家带口足有一万五六千人,顿时让流民大营人声鼎沸,秒变一个热闹的町市。
因为家船众繁衍众多,口粮满足不了半数所需,卖儿卖女是家常便饭,得了疫病根本无钱医治,只能全家等死。
下间军募兵放粮的消息,对家船众无异于福音天降,虽然卖命一年只有两石粮食,但也能让家人喝粥果腹,勉强饿不死人了。
况且前期入伍的家船子弟都已经晋升徒士(头目),不仅俸禄翻倍还有了姓氏,算是跨越阶层,当上了常备足轻。
对贱民出身的家船子弟来说,只要奋勇作战就会出人头地,这就是一条通向光明前途的康庄大道啊,所以当天到流民大营报名参军者踊跃如潮。
旗头右京亮与般若三郎主持募兵登记,忙得不可开交,当天就招收了两千六百多人,不但满编了三个备一千八百人,而且还超编了八百多人。
而这还是严格把关,只要适龄与相对健康的男丁,否则至少还能多招募一千人,这样下间军的兵力瞬间暴涨到三千二百多人,后勤供应的压力顿时沉重起来。
因为这些流民当民的最迫切需求,便是发放口粮来养活家小,否则也不会拖家带口来流民大营就粮。
按照当时募兵不成文的规定,壮丁通过审核成为下间军足轻伊始,下间军就要向他们发放切米,即足轻年俸的三分之一的口粮数,每年发放三次。
旗头右京亮粗粗一算,发现若加上原来六百鸭川常备足轻,一次性要发放三千二百石粮食,而流民大营里储备的粮食,不过二千五百石,也就是说粮食不但不够发,而且发完切米全军就断粮了。
于是右京亮不得不去营中屋敷二楼,打扰了正与咲鸭子、皂子与由美子三国肉搏大战的家主夏小星,向他禀报了这一严重情况。
夏小星正与三女缠绕厮杀得难解难分,闻报正好抽枪歇战,借此回了回力,其实办法是现成的,那就是发放现钱,右京亮只是来请他批准罢了。
而夏小星沉吟了一下,他却知道本间幸之助没有运来足量粮食的小心思,因为现在米价很贵,今年新粮还没运到京堺。
如果再等待一段时间,粮船把新米大批量运到堺港,米粮就会大幅度降价,那时再供应粮食,就有更大利润可赚。
只不过本间与夏小星都没料到,一下子会涌来这么多流民,这样下间家可真就成了赈灾济贫了,得解决这近二万人的吃饭问题。
可以说一来二去,本间幸之助这一番私心运作,让下间军的流民大营不得不按照当前米价发放薪俸,至少要多付出五百石米的价钱,不由得让夏小星痛骂了一声;
“特么的,这个该死的本间,真是十足的奸商!”
现在摆在夏小星面前的,就有三个选择,一是全部以现钱代替切米发放,呃,这是不现实的,下间家太亏了不说,而且流民们眼巴巴等米下锅呢。
二是发放一半切米,一半现钱,这样下间家财政损失小一些,士卒眷属也不会说什么。
三是发放三分之一切米,三分之二现钱,这样对士卒眷属最合适,他们没吃完切米,就赶上新米上市,粮价大跌,可以用手中现钱购买更多粮食。
夏小星想了一下,就作出抉择,开口说道;“既然士卒们都报名加入下间家了,他们的家眷就是咱们的族人亲众了,本家主怎么会让家人们吃亏!
就发放三分之一切米,三分之二现钱,让族人们省着点吃,等新米下来,再购买更多的粮食吧!”
“嗨!”旗头右京亮在门外叩首道;“主公仁慈!”
“废话!”夏小星狠狠刺了一枪,在古尺皂子惊呼声中,恨恨说道;
“让本间奸商加速运粮,再囤三千石粗粮,老子稍后让由美子在营中开个粮店,把大米和现钱再兑换回来,贴补上亏空还有赚呢!”
说完,再莺声燕语的呢喃声中,又埋头鏖战起来。
“哈,主公真是英明,臣下佩服。”
右京亮又点了下头,下楼执行命令去了。
不消说啊,随着切米发放下来,得到实惠的广大眷属喜出望外啊,无不感念下间家主的恩德,提着口粮袋子,捧着满把的制钱与碎银,纷纷向领主屋敷遥拜祝福;
呃------他们大多祝福仁慈的下间家主子嗣丰茂,多子多福,因为古尺皂子与咲鸭子两女联手也抵挡不住家主攻伐,压抑不住的惊叫尖呼声,传出很远,很远,大半个营地都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