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筱原长房的密信送走之后,第二天夏小星就进驻军营,亲自编组训练军队,因为他知道畿内将要发生巨变,大乱将起了。
在军营里,他先盘点了手上的军事资源,汤屋馆勉强合用的兵员大概有八百多人,要是精简老弱,最多只有六百人可以作为常备足轻。
而库存火绳枪大概有五百五十支,军马一百一十匹,各式铁质、竹制、练革具足、盔兜三百余副,其他的刀矛弓箭等冷兵器,足可武装二千五百人。
如果让鞣村皮匠把库存的练革片穿缀起来,很快能再添三百余副练革具足,也就是说,夏小星如果只编组六百常备足轻的话,可以保证这支部队百分之百的着甲率。
并且只要他再增添五十支火枪,就可以组建一支全火器部队,外带一队百人规模的斥候骑兵。
下间军这样的装备水平,就是在几万石领地的城主眼里,都绝对是豪横的存在,不消说别的,两军对垒时,城主即使带上一千多名农兵,黑压压一大群,也没有几个披甲的,都是精着屁骨的穷光蛋。
下间军这边的具足齐整的士卒一字儿排开,只要再把六百支铁炮一亮,对方只拿着竹枪的农兵就得看傻了眼,还打什么打,直接一哄而散了。
然而夏小星知道,一旦京畿大乱斗开始,战争规模就会急剧扩大,不消说几年后,织田大魔王会带着六七万大军上洛,就是松久永秀这样的三好家军团级将领,手下都有二三万士卒,装备的堺筒火铳不下于二千之数。
与动辄上万的军势抗争,下间军这点兵力和火器根本不占优势,如果没有阵列战法,野战相遇就是被一波推平,分分钟团灭的下场。
唉,要是面对数万大军来袭,夏小星就算收缩兵力,固守汤屋馆这座平城,也不过多苟延残喘几日,如果对方主将舍得付出几千人伤亡,一天就可以拿下城堡,彻底覆灭下间家。
所以夏小星当务之急,就是快速整训出一支冷热兵器相互配合的阵列军团,即用长枪兵与火枪兵相配合,组成步兵方阵。
当然,作为穿越者不用创新,因为历史上有很多着名方阵可以参照,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西班牙大方阵,就是典型的长矛兵与火枪兵组合方阵。
那数千人的军团刀盾手、长矛兵排成方阵,火枪手在四面布成横阵,可以说是无论对付骑兵集团冲锋,还是人海战术的围攻都卓有成效,堪称为不败阵型。
很多穿越大神都是拿过来就用,用了立即就会所向披靡啊。
然而对夏小星来说,西班牙方阵太过于死板,火枪手在长矛方阵四面平均分布,虽然可以全面防御,避免后方和侧翼遭受袭击。
可若是敌军集中起来,选定一个方向突击,整个方阵就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火枪手能够射击,大大浪费了兵力与火力,还容易造成突破,破坏阵形。
而且,岛国地形狭窄,山地居多,很多地势并不适合上千人的大军团布阵,所以当时岛上兵制都是以某某军‘备’为单位,一备通常三百到六百人不等,相当于一个营的编制。
一个军备就是一个独立作战单位,通常搭配长枪手、薙刀手、弓手、火铳手、骑马武士等多兵种组合,由一名侍大将或者足轻大将统领。
夏小星雷厉风行,初期就整编了六百人,称之为‘鸭川备’,因为士卒以鸭川家船众居多,兵种细分为三百火铳手,三百长枪兵。
经过夏小星的布阵调略,鸭川备也是以三百长枪兵列成密集方阵,但把三百火铳手一分为二,配置于长矛方阵的左右两翼,这样交战时可以有利于发扬全部火力。
当然,如果敌军军阵行进缓慢时,火铳手可以合为一队,在阵前排成散兵线持续射击,打击削弱敌方兵力。
如果敌军攻到阵前,火铳兵可以撤进方阵,利用长枪阻隔,继续射击敌军,或者退到自家方阵后,占领一个山坡或者高地,继续用远程火力打击围攻自家方阵的敌军。
夏小星的战术打法强调要灵活调动火铳兵跑位,强调要发扬最大火力,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尽量避免近战,几乎不要求什么队形队列整齐,只要会站成横队,听得懂命令辨得清敌我,能跟上队伍就行。
具体教授火铳兵的十二字真言就是;快装填,快发射,听指挥,快快跑。
给长枪兵的命令就更加简单,只有八个字;站好位,端好枪,顶住!
夏小星这套阵列战术最大的优势在于简单易学,成军迅速;
因为三间长枪是每个足轻都会使用的武器,枪衾阵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