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家东主也是没办法呀!”
伙计拿出最新的《贞观报》说道:“报纸上说的很清楚,之前义仓的粮食就是因为没有限购和身份验证,这才都被那些大粮商买走了。”
“啊?有这等事情?”
“我等如何不知晓?”
“嘿,还真是,方才只顾得跑来买粮了,都没顾上看报纸。”
每间分号门前都出现了一个或是几个耐心给前来购粮百姓科普为何会限购和身份验证的原因,顺便把那些无良奸商给损了一顿,而李氏商行则是成了有良心、不愿与那些奸商同流合污的义商。
虽然一次能买到的粮食不多,但是百姓确实是以低价买到了粮,别的粮商死活不降价,人家李氏商行愿意低价售粮已经是不容易了,所以百姓对李氏商行的买粮限制反倒是更加喜欢了。
至少他们不用再担心出现义仓粮食被奸商哄抢一空的情况。
短短一天时间,吴氏商行就在长安卖出了五万担的粮食,极大的缓解了城中的粮荒。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原本卖的还算可以的高价粮突然就卖不动了。
粮商们更加着急了,纷纷往各大世家的宅院跑。
得知李氏商行的限购和售粮数量之后,粮商背后的金主表示不要慌,虽然限购让他们买空李氏商行的计划破产了,但是李氏商行既然限购粮食,必定是存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