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 > 第246章 工业大明

第246章 工业大明

能只在大明境内贩卖,出口到海外才是重点。

自崇祯二十年六月开始,大明水师的船队再去南洋各国运粮,便不再只是带着金银瓷器茶叶等物去换,而是带上了一船又一船的布匹。

一个纺织厂一天生产的布匹就能换回一船的粮食。

因为崇祯十九年下半年,红薯大规模推广种植后,显现出超大产量,今年百姓自发更大规模种植。

红薯还有一点好,那就是抗旱,旱地也能随便种植,以前许多无法种植粮食的土地,种上红薯之后,也能有巨大产量。

崇祯二十年夏季,对比崇祯十九年夏季,粮食产量几乎直接原地翻一倍。

海外运回来的粮食,加上崇祯二十年夏粮收获的粮食,开封战场前线二十万大军,不仅不缺粮,甚至将士们顿顿都能吃到撑。

相比较大明军队,黄河解冻之后,大明水师再次控制开封段黄河,导致清军粮草只能绕从潼关渡河,再走洛阳送往开封前线。

并且,大清占据的土地,如山东、山西、陕西、北直隶等地,都是连年战乱,人口凋敝,粮食产量并不多,以至于自崇祯二十年二月开始,清军粮草便愈发供应不足,导致清军士气愈发低落。

对峙到崇祯二十年六月底的时候,清军满八旗骑兵又伤亡了四千多骑,前后折损接近一万五千骑,清军总数更是从十八万出头,继续减少到仅有十七万左右,这还是大清朝廷几次补充的结果。

而大明这边,明军总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二月时的二十万人,又增加到了二十一万人。

明军拥有的大炮数量,同样从原本不到三百门,增加到三百七十门。

与明军相反,清军大炮从刚开始的二百二十一门,现在只剩一百三十门左右,同样也是大清朝廷几次补充才有的数量。

此消彼长,七月初,多尔衮终于下令退兵。

明军缺少战马,无法趁着清军退兵,而追杀上去扩大战果。

不过,一场前后对峙长达一年,双方前期出兵与中后期不断补充兵员,加在一起超过五十万大军的大会战的胜利,也不可能仅仅只是简单的守住开封府城。

明军乘胜,趁着清军士气低落,明军士气爆棚,进兵洛阳,经过六天时间猛攻,成功收复洛阳,全歼城中四万清军。

往后半个月,明军又继续收复陕州,汝州,南阳等黄河以南的河南全境。

这才是一场大战役胜利真正的红利。

虽然这场开封大会战,持续的时间远超朱由简原先预想的三四个月,且歼灭清军核心力量满八旗骑兵的数量,没有达到两万以上,但也有近一万五千。

清军满八旗全部兵力也不过六万七八千人,一下子折损近一万五千,也算得上大伤元气了。

“从现在开始,攻守易型了,今后主动进攻方,应换成我大明!”

不仅因为开封会战的胜利,还因为大明已经开启工业化,每隔一个月,大明工业产业链的发展都有巨大进步,工业产能不断暴增。

崇祯二十年八月,科技院与机械厂成功改良出了第一个蒸汽火车头。

自九月开始,大明开建第一条铁路,从扬州通往徐州。

很明显,朱由简这是为了接下来几年,大明主动进攻大清,收复领土做好前期准备。

工业化的开启,产能的大爆发,燧发枪、大炮的产量每个月也都在增加,大明新军到崇祯二十年十月的时候,兵力再次扩充到了十六万。

崇祯二十一年开始,大明主动北伐。

第一次北伐,收复山东。

过程虽然不易,但也没有太多悬念。

大清满八旗骑兵,做为十七世纪最强大的骑兵军团,战斗力虽然很强,运用各种手段,能打出一人换两名大明新军士兵的战绩。

不过,大明新军源源不断,折损一万,后面立刻又能组建两万,甚至十万。而满八旗骑兵,几乎无法补充,损失一万便是直接减少了一万。

最重要的是,多尔衮与大清高层,宁愿退回关外,也不愿意满八旗骑兵伤亡太大。

山东之战,又损失了五千多满八旗骑兵。

算上崇祯二十年开封大会战损失了接近一万五千骑,短短一年左右时间,满八旗骑兵损失超过两万。

全部总数都不到七万的满八旗骑兵,可以想象,在已经损失两万的前提下,如果再损失两万,大概率便连关外都守不住。

大清高层束手束脚之下,第二次北伐,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