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外清军大营的多铎还没有拿到刘良佐亲笔书写的降书,杨凌与冯厚敦就已经带着大明新军第一军,以及第四旅三万人完成了渡江。
杨凌的第一军与冯厚敦的第四旅,在刚渡江完成便兵分两路。
相较于冯厚敦率领的第四旅只需要先到寿州以南做好突袭寿州城的准备,杨凌率领的第一军却需要先赶到更远近二百里的凤阳府。
“快,快!”除了大炮辎重等,用马匹托运,两万新军士兵全部小跑前进。
由于之前日日操练,且全军将士一日三顿,顿顿有肉,顿顿敞开了吃,个个养出了一身肌肉,虽是步行,但行军速度并不慢,且一路还能保持队形的整齐。
到底是跨时代的新军,整体气象与传统大军有很大区别。
仅仅两日急行军,杨凌便率领第一军赶到了凤阳府。
如果不是大炮等辎重拖累,可能一日时间,杨凌与第二军都能从长江北岸赶到凤阳府了。
“宣旨太监此刻应该也到寿州城了,刘良佐想必不至于吓得直接在寿州城起兵造反。”杨凌心里其实还是有一点点担心的。
杨凌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初在金陵商议的时候,就想过刘良佐会不会得知第一军先赶到了凤阳府,就多想,而后吓得直接在寿州造反。
只要刘良佐还是一个正常人,那种可能性就可以不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