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在缺口外搏杀近半刻钟,最后一千二百多名明军士兵顺利回到城内,算上在清军大炮阵地前沿死的,以及撤退回来时在城外死的,明军士兵折损数量为七百多人。
清军方面的损失要大得多,费扬古曾意图指挥清军骑兵冲过护城河上的简易竹桥,尝试杀进城内。
然而,简易竹桥虽能承受战马践踏,但竹桥的对面是城墙被轰塌,堆积的大量砖石地带,战马踩到上面,前进速度比步卒还要慢得多,不仅发挥不了骑兵的机动性,反而骑兵坐在马背上,如同一个个靶子,被明军弓弩手射杀。
死了十几名清军骑兵在城墙缺口处之后,费扬古无奈下令后撤。
最终,清军有六百多汉八旗精锐步卒,四百多普通清军步卒,加上满八旗、蒙八旗等骑兵六十多人,总计损失一千二百人左右。
次日一早。
清军以一个波次四千人的数量,一刻不停歇的轮流猛攻徐州城。
两军围绕被大炮轰塌的城墙缺口处惨烈厮杀。
高杰已经在城内,缺口处附近布置了多道防线,同时制作了一些简易投掷架,一旦形势不利便用这些投掷架将那些用剩的开花弹,投掷到缺口处,轰炸那里的清军士兵。
当初四十门大炮,朝廷给高杰配备了六百枚开花弹,而高杰只用了一百多枚,还剩下四百多枚。
虽然大炮已经被清军全部摧毁,但开花弹点燃引信,用投掷架投掷,投个三四十米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城内明军占据地利,高杰也想出不少手段,可毕竟兵力只有清军两成多,精兵数量更是连清军一成都不到,就算一时还能撑住不被破城,却也只是早几天晚几天罢了,总有一天高杰守不住。
“报!”
“启禀豫亲王爷,明朝寿州总兵刘良佐回信!”一名清军士兵跑到多铎面前,将一封信件呈上。
多铎接到手中,迅速打开来看。
不一会,多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刘良佐答应投降我们大清,本王这就修书,让他立刻起事,突袭凤阳府与泗州城,只要拿下两处,徐州便形同孤城,城内明军的军心势必顷刻瓦解。”
“拿下徐州,加上凤阳、泗州、寿州,即可直取滁州,一旦滁州拿下,不仅能饮马长江,还能将庐州与扬州、淮安东西分隔,大明在整个长江以北的防线都将崩塌!”
多铎信心满满,只要顺利,相信不用一个月,他便能拿下整个长江以北。
寿州城。
距多铎率领二十一万五千清军南下至徐州城五天时间,一名满清奸细便联系上了坐镇这里的大明寿州总兵刘良佐。
“刘总兵,我劝你莫要犹豫,你该知道你的亲弟弟刘良臣,早年便在辽东被我大清俘获,投降了我大清,现如今已是我大清二等子爵。”
“你只要愿意投降,豫亲王爷说了,待灭掉明朝,至少也会封你一个公爵之位。”
“你若是犹豫不决,不说大明朝廷知道你弟弟早已投降我大清,还会不会信任你,是否直接拿了你去金陵治罪,就说当初江北四镇,你与刘泽清、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已经被杀,高杰晋升了兴平伯,黄得功晋升了靖南候,唯独你一人,仍是总兵官职,且只能守着寿州城,连座府城都没混上,本身就是大明朝廷不重视你。”
刘良佐脸色很不好看。
弟弟刘良臣早年只是祖大寿麾下的一员小将,辽东之战中被清军俘虏便失去了音信。这两年主动联系他,他才知道原来弟弟早已经降清了。
朝廷还没有知道此事,所以他也不确定朝廷一旦知道了,会如何反应。
他听懂了这名清军奸细的威胁,同时也看到了豫亲王多铎的‘诚意’,未来至少能封一个公爵,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爵位!
还有就是,朝廷相较于对高杰与黄得功,对他刘良佐确实不够重视。
黄得功资历老,战功多,封了侯爵他没话说,但高杰这个原流寇将领,不仅坐镇淮河以北第一重镇徐州府城,还晋了兴平伯爵位,可他刘良佐却不仅没能移防一座府城,也没能封一个爵位,导致被高杰都完全踩在了脚下。
朝廷不地道啊!
此刻刘良佐是在给自己不断找借口,历史上他移防凤阳府,还封了广昌伯,不也没多犹豫就降投降了清军?
值得一提的是,朱由简从去年刚刚进入金陵重建朝纲开始,就一直有意防着刘良佐,压制刘良佐的野心。
否则他去年如果便让刘良佐移防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