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以上把握?
黄得功听到这种言语,顿时眼角直跳,头皮都麻了。
如果眼前的不是皇上,换做别人,他估计都忍不住破口大骂出来了。
优势?他怎么看不到在兵力只有敌军一半情况下,优势在什么地方?
他十几岁从军,至今二十余年,打了多少仗,他不说比肩历史上的哪一位名将,但至少军事上的眼光,他自信自己不是很差。
朱由简只看黄得功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面想骂脏话的冲动有多强烈。
“爱卿以为,朕为何将决战地点定在城外江边?爱卿可知大明水师拥有多少门大炮?”朱由简连续问道。
“皇上想以水师的大炮支援陆地上的厮杀,这到是一个优势,但这优势也不足以弥补比反军少了十万多兵马的劣势吧?还是太危险了!”
“那如果水师大炮足有四百二十八门,其中红衣大炮就有八十六门呢?而且水师还带了近万枚开花弹!”
“这……”黄得功此刻真正惊住了。
红衣大炮绝对是这个时代公认的天下第一利器,无论轰击战场上的敌军,还是轰击坚固的城墙,一炮打出,便能令敌人胆寒。
八十六门!着实大手笔!何况还有三百多门其他大炮。
水师的四百多门大炮,再加上全部打开花弹的话,对反军的杀伤,以及士气的打击,抵五万反军不算多。
但就凭这个,胜算就能超过九成?还是太过自大了些吧?
“如果朕再说,两万新军足以击败左良玉五万精兵呢?”朱由简再次笃定道。
虽然左良玉未必有五万精兵,但在朱由简眼里,两万新军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与传统大军完全不同的作战方式,加上跨时代的武器装备,只要表现不太差,就至少能击败左良玉五万精兵。
“……”这听在黄得功耳朵里,他顿时又一次头皮发麻。
两万新军可败五万精兵?
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吗?
号称天下第一骑兵的满八旗铁骑,都不敢放这样的豪言,你让满八旗只出两万铁骑对付吴三桂的五万关宁军,他们敢吗?打平手都不可能,更别说击败了!
当然,黄得功也知道左良玉未必有五万精兵,左良玉的精兵也未必比得上吴三桂的关宁军强,但左良玉的精兵,傍晚前的守城战中,黄得功是见识过的,要么拥有薄铁甲,要么干脆拥有中型甲,这等精兵,以一敌三普通士兵不在话下。
那么五万精兵就相当于十五万以上普通大军。
皇上口中,朝廷的两万新军,竟然能在战场上正面击败相当于十五万普通大军!
以一敌七个半?
据黄得功所知,朝廷这两万新军,从成军到招募新兵到训练,再到此刻随驾出征到安庆府,全部时间加在一起也就四个多月吧!
一支成军到新兵训练出来,仅仅四个多月的所谓新军,怎么可能有这种战斗力。
黄得功带兵二十几年,他的军事经验,让他意识里不允许出现这样的‘幻想’。
在他的认知里,精兵与精兵之间对决,要么占据数量优势,要么你的精兵比他的精兵更凶悍,更不怕死,但是这两点,朝廷的两万新军都不具备呀。
“到底是谁蛊惑了皇上?”黄得功忍不住心里面想道。
黄得功不由得看向杨凌、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这四个新军将领,那两眼的神情,只要不是傻子,都大概猜得出他里面在怀疑什么。
杨凌翻了个白眼,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个则脸上抽搐了一下,他们想反驳,可黄得功只是眼神,又没有真正质问出来,他们开口不久相当于不打自招?
“行了,新军作战方式与传统大军不同,朕不会无的放矢。爱卿再有任何质疑都憋在心里,爱卿只要知道,就算明日有什么意外,水师的数百门大炮也能掩护大军撤回安庆府城内,大军本就位于不败之地,用不着多虑!”朱由简板着脸冷哼一声。
做为皇帝,他愿意给黄得功质疑的机会,也愿意给黄得功解释,但不代表黄得功能接连不断的质疑,他更不可能不停的给黄得功解释,皇帝金口玉言,一旨出,明知是错,你也得先按照旨意去做了。
“明日决战,爱卿率庐州军为左翼,五万京营为右翼,两万新军为中军。朕的龙旗置于中军,要左良玉相信,朕就在中军之中,让左良玉用最精锐的士兵,不顾一切的直冲中军!”朱由简最终拍板,定下大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