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然心头一阵刺痛,眼角发热,忍住了情绪问老太婆道:“老人家,煮中午饭呢?”
老太婆点点头,看看林安然,又看看林安然身后的黄公胜等人,断断续续说:“对……煮……煮饭呢……”
林安然道:“家里几口人?”
老太婆伸出手指:“五个。”
林安然心里又一阵剧痛,五口人吃这么点稀饭,还有这么一小碗鱼。
他张望了周围一番,说:“家里人呢?”
老太婆指指屋里,说:“老伴躺在床上,儿子被基金会抓了,媳妇跑了,还有三个孩子,在村里玩着,吃饭就会回来了。”
又是基金会……
屋里传出几声咳嗽,有个苍老的声音叫道:“老太婆,谁来了?”
老太婆显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的老伴,半天没吭声。
林安然指指屋里道:“老婆婆,我可以进去看看吗?”
老太婆犹豫了一下,迟疑点了点头。
林安然带着众人走向屋里,刚进屋,发现这里面一阵浓重的霉味,屋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私,倒是中间放着一张大床,床上躺了一个老头,正挣扎着挺直身体,看看到底什么人来了。
地上是泥地,经年历久已经发黑,郑志坚一脚踩在一团滑腻腻的东西上,滑溜溜的,也不知道里头什么内容,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捏了捏自己的鼻子。
黄公胜瓮声瓮气对床上的老头说:“八阿公,这是镇委的林书记。”
老头倚在床上,笑着点头,十分恭敬。裂开的嘴里,牙齿没了一大半。
“老人家,您哪不舒服?”
老头掀开盖在身上脏兮兮油腻腻的杯子,露出一双腿。这双腿的膝盖比普通人的膝盖要大许多,不,应该说是肿了许多。整个膝盖部分异样肥大,像两只椰子。
“这膝盖,也不知道什么病,疼得厉害。”
林安然看了看,觉得像是类风湿之类的病,知道自己也帮不上忙,不过他心里对太平镇的穷困终于有了个直观的印象。
离开的时候,林安然把兜里的五百块钱递给老头子,说:“老大爷,这是我一点心意,给孩子买点吃的,你也买点药。”
老头子看着几张百元大钞,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连连摆手:“我不要,不能要。”
五百元,在他眼里,已经是巨款。
林安然不说什么,直接把钱塞进老头手里,把他手指拢上,说:“我暂时帮不了你什么,不过我林安然可以向老大爷您保证,我一定不让乡亲们再穷下去。”
说完,转身离去。他恐怕自己多待上一会儿,会忍不住掉泪,他不愿意在下属面前掉泪。不过此情此景,又让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碰,一种要将太平镇经济发展上去的念头愈来愈强烈。
如果说,刚到太平镇上任的时候,林安然要搞好太平镇经济存在着一点获取政绩的私心的话,那么从这一刻开始,已经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驱动。
人性本善,铁打的人也有最柔软的地方,而林安然最柔软的地方就是看不得别人过得不好。尤其是对自己下辖的这些百姓,竟然生活得如此穷困潦倒,对自己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当年一帮战友在国境线上,在枪林弹雨之中拼死拼活,挥洒热血,说到底为了什么?抛开国家管理者的高度,那些士兵只是想保卫好自己的家园,保卫好属于自己的生活,说到底,最原始的欲望就是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代能够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兜里有钱,仓里有粮的好日子。
如果温饱这一点都无法实现,那么怎么对得起那帮青山埋骨的战友们?
第390章穷不了的干部
离开八阿公家里,走出不远,看到居然有一栋三层的小楼房,占地面积居然还挺大,周围用围墙围了起来,林安然估计了一下,大概有一亩多的地。
“这房子是谁家的?做得不错嘛!”林安然终于看到了一户不错的人家,想进去看看。
不问还好,一问之下,郑志坚神色剧变。黄公胜倒是面有得色,说:“林书记,那是我家的房子。”
郑志坚闻言,心里一沉,暗骂这黄公胜简直就是一头猪,弄不好猪圈里头的猪都要比他聪明多了!
这黄公胜和朱得标关系一向不错,水东村穷得叮当响,村干部自然也没什么人去争,这两年,黄公胜跟着朱得标的儿子朱勇,在走私香烟上发了点小财,加上自己是村长又是支书,便划了一大片宅基地给自己,建起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