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脉,唯一修行《道妙试法经》的弟子,并且已经功至元婴,为师准你往后,可有自开别府,传道授业的资格。”
山野里,遗留着数百年前的残垣断壁,但在废墟之中,不知何时却已修缮了一座平平无奇的道观,重新挂起了‘虚和观’的匾额。
——
洪象仙学《道妙试法经》,都经过了许庄三旬宣讲,这小童想要踏上正途,恐怕免不了十数载耕耘,他早已有了远见,才将抱阳桩传下。
许庄目光一亮,这等慧体其实对寻常修士颇为危险,但对于他而言,却是可以借渡一程,而且还可汲取其中裹挟的灵机恢复法力。
他遁行如此之久,法力消耗对他自然不算剧烈,但在混沌之中,还有不知多久需得闯荡,既然有此机会,倒是不妨利用。
许庄微微一笑,化作一道烟岚径直落入了慧体之中。
洪象仙知晓其中之意,目中却露出坚定,肃然道:“弟子定会炼就元神,闯出此方混沌。”
他停下遁光,将元识接收到讯息与胸中道藏相互应证,稍作思量,便知道自己遇到了何物,心中不由生出了一丝无奈。
他是巅峰武圣,有足够把握穿过这重屏障,但需耗费的气力却绝不小,如今有此空洞,他或许也可朝混沌之中一探?
至少,已可不需忧虑,若是探索混沌遭遇不测,没了通过这重屏障的气力,便连此界也再回不来了。
遇到此物,明智之选便是换个方向,但在这混沌之中换个方向无疑等同前功尽弃,对此许庄难免感到些许无奈。
观前,一名已经扎起小髻的道童,正对着初升的旭日,手捧道藏,却是半点读不下去,只是痴痴想道:“世上真有长生久视,出入青冥的元神真人吗?又是什么模样?师父只教我桩功,何时才会传我修行之法……”
出现在此间的一瞬间,宏武侯目中顿时露出震色,仿佛中了定身之法,久久不曾动弹,片刻之后,后方传来一声:“宏武侯,此间是何情形?”
若是不能成就,自然只能来世去求了。
似有什么存在,击穿了这重气海,可又是什么样的存在,能有如此伟力?
但他如今已是炼就元神,渡过风灾的道行,元神运转之下,自可屏去混淆之感的绝大多数影响,至少确定自己的去向是否偏移并非难事。
想要闯出此地,唯有一个方法,便是认准一个方向,永不停歇,永不改变的遁行,只要出了这般混沌之地,即使是在离玄黄界无比遥远的寰宇,再设法回返也要轻松许多。
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留在此界于洪象仙的修行都更有益处。
洪象仙接着道:“但未得师尊准允,弟子还未传授正法,只是教他读道书,明道理。”
不错,观前小童,正是仙猿真人的转世之身。
洪象仙修行的是《道妙试法经》,不是正宗门人,如今玄黄界又是动荡之际,数百年未归,形势亦不清晰,洪象仙去到玄黄未必是益事。
这十数年来,他竟觉得,似乎……武道真的陨落,也未必不是善事。
施展神通轰开空洞,或许是为震慑此界武圣、鬼仙,或许是为予他们一个挣脱困郁的契机,也或许是为洪象仙所留……
这道慧体,长达十数万里,仿佛一颗破碎的星辰,其中充满了动辄方圆千百里的巨大陆块,在飞行之中,不断碰撞,分散出去……
“至于仙猿子,我曾允他缘法,这有一门‘灵物法’,若他最终不能坚守正道,可以由他选择。”
而且不仅武道真,十数年来,那‘脱劫神仙’亦是销声匿迹,谁也不知是否在与武道真的战斗中,受了什么损伤……
此混洞与他渡劫之时施展出来的混洞不同,此混洞乃是是宇宙所生的瑰丽奇景,他所衍化的混洞不过是阴阳道法的产物;此混洞吞噬一切,无论光明,元炁,物体,甚至星辰,恒星都是它的‘食物’,仿佛永无止尽,仿佛永恒存在,而他衍化的混洞想要吞噬、磨灭何物,还需耗费他的法力,若是道法停止运转,很快便会泯灭……
虚和观并不在大周册封的正统道门之中,但在这荒山野岭之地,倒也无人知晓,何况观中亦只不过一名道士修行,一名道童侍奉而已。
许庄也不作多想,随意选择了一个方位,催动遁法疾遁而去,就如此时时修正、维系着自己的去向,开始了漫长而寂寥的旅程。
“若你有所成就,能够闯出此方混沌,可自到玄黄界来,为师十分期待。”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