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高兴,原本因病残而扭曲的心也慢慢扭转过来。dangyuedu.com只是他忘了一件事,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在平均寿命不足五十的古代,他已经算是个老人了。
‘几年’后,他即便康复如常,身体机能也开始老化,再想像过去一样驰马打猎,根本就不太可能。
再加上他身边还有梅氏,梅氏可不会想让陆延德那么快‘康复’,活蹦乱跳的重新站起来祸害人。
谢向晚还曾经暗搓搓的想。估计等陆延德回京后,他不是‘偶感风寒’,就是‘旧疾复发’,然后继续躺回病床上半死不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至少现在陆延德的身体状况不错,心情也好了许多,对于陆离‘不务正业’的做法,也没再想过去一样多加训斥。
尤其听到‘太子殿下可能亲来’时,陆延德放佛抱了个热炭团,烧得他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什么?你说太子会来参加你那个九华书院的开学礼?”
陆离点点头,“没错,太子曾这样说过。还有陈大人和广平郡主、安国公世子、靖国公世子、英国公世子……”
陆离掰着手指数了一大堆京城数得上的人物。他每说出一个名字,陆延德的眉毛就忍不住跳一下。
听到最后,陆延德都有些麻木了,看向陆离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复杂:曾几何时,那个满脸倔强、满眼渴望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而他这个做父亲的,混到现在,居然还不如陆离有体面。说句‘妄自菲薄’的话,同样的开学典礼。倘或换做陆延德亲自出面去邀请贵客,陆延德也不敢肯定。他能不能像陆离这般请来这么多有分量的来客!
做老子的希望儿子上进,可儿子太上进了。老子也有压力啊!
陆离似乎瞧出了陆延德的心思,最后说道:“还有一件事,我想一并请示父亲、母亲。”
梅氏倒没有陆延德那般纠结,陆离是她的亲生骨肉,哪怕不怎么亲近,但骨肉亲情却是割舍不断的,且看最近一段时间陆离夫妇的表现,梅氏肯定,二儿子和二儿媳妇不是没有良心的人。只要她不主动招惹他们,他们便会依着规矩来‘尊敬’她这个母亲。
守规矩就好!梅氏不怕儿子儿媳凉薄,就怕他们不懂规矩。
陆离越出色,梅氏这个母亲也就越体面,在陆家也越有底气。
看在陆离能给她长脸的份儿上,现在梅氏越来越愿意配合陆离夫妇了。就听她问了句:“什么事?说来听听!”
陆离扣了扣鼻翼,道:“母亲应该也知道,我无心仕途,又不愿像那些纨绔一样无所事事,开书院、教书育人,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为了将书院办得更好,我打算以后都住在书院里。”
想了想,他又补了一句,“哦,对了,还有谢氏。我孤身一个人在书院也不方便,身边需要有人服侍。”
梅氏挑了挑眉,问道:“你是说,你们想搬到书院来住?”她还算厚道,没有直接说出‘分家’二字。毕竟这年头,父母尚在,做儿子的却想分家,是极大的不孝呢。
陆延德的眸光闪烁了下,不过并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静静等着陆离的回答。
陆离道:“暂时先这样,在书院步入正轨前,我和谢氏还是住在书院里比较稳妥。”
为了防止陆延德说出‘不孝’的话,他又状似解释的打了个比方:“我知道这样不太合规矩,不过,事权从急,父亲、母亲就当儿子去了外地吧。”
陆延德蠕动了下嘴唇,最后只吐出一个字:“好!”老二不惦记家里的爵位,是好事,至于他不想做官、却非要折腾什么书院,就随他去吧。
当然,陆延德还有个想头,老二是个能干的,开书院也能请来太子爷坐镇,或许,还真能让他干出点儿门道来呢。
陆延德都开口了了,梅氏自然不会反对,就这样,七月底避暑大军迁回京城的时候,定国公府跟着大部队开拔,唯有陆离夫妇留了下来。
“这就是咱们的新家了!”
谢向晚站在一栋两进的小院前,望着雅致、清幽的庭院,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踏实。
陆离道:“是呀,属于咱们自己的新家。”
这种感觉很奇怪,虽然面前的小院不如远翠苑气派,也不如远翠苑大,但他怎么看怎么顺眼。
当然,左右邻舍也都让他非常满意,他拉着谢向晚的手,指了指左边的小院,“这是方老先生的院子,先生直说山里清净又舒坦,以后他就在这里养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