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齐全,待会儿请他给老夫人和小少爷瞧瞧,再熬些药汤喝下。”
仇恒一听这话,愈发感激。扯了扯干裂的双唇,低声道:“多谢小公子。”
谢向荣忙摇头,“不谢不谢,先生千万别客气,我是读书人,最仰慕先生这样的人,当年先生考进士时写的几篇策论。小子更是反复诵读,真真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啊……如今能为钦慕之人效点儿力,小子已经非常荣幸了,哪敢再受先生的一句‘多谢’?!”
谢向荣说得情真意切,且看他炙热的眼神,仿佛一个脑残死忠粉见到了偶像。
仇恒见谢向荣说得真挚。稍稍一怔,说实话,方才谢向荣说自己是读书人,他并没有当真,以为是谢家想帮自己的借口。
没成想竟是真的。
涉及到读书这种正经事儿。仇恒的表情分外严肃,轻声问道:“哦?那小公子师从何人?如今在读什么书?”
他打量了谢向荣一番,料想这个孩子不过十来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又是出身商户,撑死了也就刚刚上完蒙学吧。
谢向荣笑得腼腆,似是不好意思说。
站在谢向荣身侧的小厮忙替主人回答:“好叫先生知道,我家大少爷在扬州知府府上的家学读书,十日前刚刚考中了秀才,且连中小三元,是扬州城有名的小才子呢!”
“澄泥,不得胡说,”谢向荣半真半假的喝止道,“先生面前,谁还敢称‘才子’?”
可不是,仇恒三十岁入内阁,堪称大周史上最年轻的大学士,绝逼能秒杀当世所谓的‘才子’啊。
“……”,提起旧年的风光,仇恒非但没有流露出欣喜、自得的神色,反而有种怅然不知所语的感觉,唉,如果不是少年得志,他也不会这般‘耿直端方’,只可惜连累了家人,更害得母亲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陪他一起受罪。
谢向荣见气氛有些沉闷,忙对仇恒道:“先生,咱们先去烤烤火吧,您的衣服都湿透了,另外,伤口处也需上些药……”
一边说着,一边搀着仇恒往另一堆火堆处赶去。原来,早在谢嘉树命人将他们请进来的时候,就让下人在正殿的角落里生了个火堆,并准备了些姜汤和肉粥。
待仇家人围坐在火堆旁,谢向晚已经悄悄将大夫请了来,给仇家的女眷和孩子们诊脉、开药方,然后再命人拿着药方去外头的马车里取药。
仇恒的两个儿子,亦有人帮忙上药,还有热腾腾、香喷喷的肉粥伺候着。
仇恒见谢家人如此周到,又听闻谢向荣年少有才,对这个少年愈发喜爱,想了想,道:“陈家家学我也听说过,确有两位学识渊博的大儒坐镇,不过,那里终归是人家的家学,且学生众多,夫子也不能对某个人特别照顾——”尤其谢向荣不姓陈,陈家家学的夫子又怎能给他开小灶?
谢向荣一听这话,似是想到了什么,双眼亮晶晶的看向仇恒。
仇恒瞧了,微微一笑,道:“我的情况你也瞧见了,若是之前为你荐个名师绝不在话下,可现在……不过,你也不必失望,烂船还有三千钉,我虽已落魄,但好友还有几个……”
ps:今天是七夕哦,祝亲们情人节快乐~~
☆、第039章 搭伙赶路
荐师?
仇大学士要给他推荐个名师?
这个惊喜来得太大了,谢向荣直接愣在那里,嘴里喃喃道:“先生说的话可当真?”
人以类聚,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特有的人脉关系,仇大学士什么人呀,虽出身寒门,却在少年时便已传出了才名,上有名师指点,往来、结交的也都是才子、名士,随后更是以30岁的年纪入了内阁,绝对可以称得上读书人的楷模和榜样了。
现在仇大学士落了罪,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呀,那些人碍于当下的时局,或许不敢明着帮仇家,但私底下,在不伤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还是愿意出手的。
再说了,仇大学士推荐的学生一不是犯官宫奴,二不是贱籍贫民,甚至都不是仇家人,而是一个年少有才、前程不可限量的读书好苗子,那些与仇大学士交好的名士断没有拒绝的道理。
仇恒见谢向荣满眼惊喜的样子,浅浅一笑,没有说什么,只轻轻点了点头。
这时,大夫已经给仇家的一家大小诊完了脉,而避到一侧的厨娘紧急做了些有营养、好克化的饭菜,悄悄的让小厮送到了过来。
谢向荣眼角的余光瞥到了提着食盒的小厮,忙起身,亲自将饭菜送到仇大学士跟前,嘴里还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