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罪,但真正的原因却是他们四家都曾经掌过军权。newtianxi.com且即便交了印、卸了军职,也与各大卫所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尤其是平西侯,仗着当年跟随先帝平定西北叛乱的战功,与一些卫所的旧部关系密切。他为人很是倨傲,平日里就在今上面前摆老臣的架子。
今上脾气好,又念着平西侯确有战功,这些年来对他很是宽容。就算平西侯说了什么‘若没有老子,胡奴早就打进关来’之类的狂悖之语,当今圣人也是一笑了之。
这次的国库欠银案更是如此,成国公归还库银后,便又有几家勋爵人家陆陆续续的归还了欠款,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在观望。平西侯便是其中之一,他甚至公开骂成国公不成器、没有乃祖之风(成国公的先祖是跟着太祖一起造反的土匪头子,不得不说这位平西侯真的很能找死)。
虽没有明着怪成国公府率先还钱、进而将大家逼入困境的举动,但话里话外都透着这样的意思。
随后,大理寺查出了二十多年前的一桩旧案。其中便牵扯到了辅国公。
那时皇帝还没有下旨惩办辅国公,但京城的权贵们却似明白了什么,纷纷砸锅卖铁、卖宅卖田也要归还欠款。
唯有平西侯,觉得自己跟那些只知道躲在父荫下混吃等死的纨绔不同,他是同辈勋爵中为数不多上过战场,用鲜血立过战功的人,大周这江山能稳固,还多亏了他出生入死的卖命辅佐呢,他不就是借了国库点儿银子嘛,圣人断不会把他怎样。
圣人真若拿他平西侯开刀,天下的悠悠之口也绕不过他呀。
有了这份笃定,哪怕家里的几个儿子轮番劝,平西侯也不肯听,有时被妻子、儿女们说得烦了,他还跑到一些交好的权贵人家,鼓动他们先不要还钱。
法不责众嘛,他还就不信了,一辈子好脾气的皇帝,会为了点儿钱,把他们这些国公、侯爷们全都杀了。
惨烈的事实告诉平西侯,在皇权面前,什么都是假的。
战功、情义、还有血脉亲情,统统都抵不上皇宫里那位的一句话。
堂堂平西侯府,煊赫七八十年的大家族,几乎是一夜之间便被清空了,楚家的姻亲们第一时间与楚家做了切割,全都不肯沾楚家的事儿。
就这样,平西侯府在京城的男丁全部被斩首,女眷也都悉数没入奴籍,而京外的楚家人也被当地的官府依律收押,男丁被押解进京,女眷则被当地发卖。
楚晋一家也没有例外。
听了谢向晚的话,又看了看窗外热闹的场景,陆离长长的叹了口气,道:“走吧,没什么好看的!”
京城风起云涌,京外也是阴云密布,看来,一场大变就在眼前呀,他离家三四个月了,也该回去了……
ps:一更,第一卷完。
☆、第001章 孝孙媳妇
六月二十三,宜出行。
扬州运河的码头上,一行身着华丽的男子簇拥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岸边走去。
“好了,谢老爷,谢兄,阿安,你们就送到这里吧。”
陆离站在岸边的垂柳下,看了眼前来送行的谢家父子,淡淡的说道,“过去的两个多月,小子叨扰了,多谢贵府热情款待。我不善言辞,也不想说什么感谢的话,他日贵府若有用得着小子的地方,只管招呼一声,我定会全力以赴。”
谢嘉树笑着摆摆手,道:“陆二少爷太客气了,呵呵,咱们可是亲戚呢,亲戚间哪有那么多虚套?说到帮忙,我还真有一事想要托付陆少爷——”
说着,谢嘉树从袖袋里掏出一封书信,“这是我写给京城方明儒老先生的信,还请陆二少爷帮忙转交!”
“方明儒?曾任太子少傅的方老先生?”
陆离一惊,他是秀才,好歹也是读书人,岂会没听说这位当世大儒的名头?
让他惊讶的是,谢嘉树不过一介盐商,怎会与方老先生有什么关系?彼此还有信件往来?
陆离并没有怀疑谢嘉树是在扯着虎皮做大旗,明明不认识方明儒,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故意说认识这位大儒。
陆离好歹在谢家住了这些日子,对于谢家的这位大当家还是了解了几分:出身盐商世家,骨子里都透着奸商的市侩,为人精明,却又不失君子的仁义,算得上奸商里的君子,或者是披着君子外衣的奸商。
这样的人,应该不是不屑于说如此没有水平的谎话的。
再说了,这样的谎话很容易就被拆穿,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