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非常注重学生成绩的。
如果这些艺术班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整日不思进取,那崇知不是自砸招牌,特意把他们招进来拖垮升学率吗?据舍友所说,他们初中艺术班的学生,十有八/九都会接着往上升崇知高中部,继续读艺术班。
很快,谢蕙清的疑惑就在聊天中得到了解答。原来向凯琪家里有长辈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担任教授,虽然她本人的天赋还达不到这所顶级学院的门槛(这个学院倾向于招收天才),但已经完成换声的她,实力足以横扫国内声乐艺考;
魏诗雨学的是古典舞,她家里人虽然不是这个专业方向,但同属于文艺圈,连她以后要考哪里的艺术团编制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自从被熟人发现有舞蹈天赋后,她的基本功都是从小练起,寒来暑往不曾停歇,和其他小朋友上的兴趣班不是同一种概念。
还有……开玩笑说大不了就去澳大利亚读预科的于思洋,其实她的母亲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钢琴家,横扫过各大奖项。家学渊源的于思洋,在十岁时就办过个人独奏会。
好家伙,一个初中艺术班竟然有这么惊人的藏龙卧虎阵容……难怪崇知的态度这么放任!她们在艺术专业上基本稳操胜券,没有她这种“万一艺考不成还得拼文化课”的压力。而艺术生的文化课分数线并不高,谁来教都差不多,其实并不需要用到名师力量——但崇知需要她们考上的名校出现在喜报上。
谁更需要谁,一目了然。
难怪,这就说得通了……
谢蕙清一下感到压力很大,不会这个班其实都是很厉害的艺术生,只有她是美术新手吧?
“从小到大的资源真的好重要。”谢蕙清忍不住嘀咕出来,“要是我也从三岁开始学素描色彩,我也能底气十足啊……”
她在古代怎么学色彩啊,好多颜色以前根本没见过!而且按照相近时空推论,她那个时代欧洲还没素描呢!
谢蕙清在羡慕别人,感慨自己没有先天优势,而她不知道的是,别人也在羡慕她的出身和家庭——虽然被羡慕的对象不是她本人。
另一边,因为高一下学期是打乱重新分班的缘故,班上的很多人对彼此都还不算熟悉,只认识一些以前的同学,或者是初中部直升上来的朋友。这时,每个人在班级内的人际关系都有差不多的起点。
马朝阳在宿舍不和纪思恬一起行动,不代表她就喜欢一个人待着,特别是看到别人身边热热闹闹,而自己孤身一人时,这种感觉会更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