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千百个它也就一起看到了昭阳的一角变白的瞬间。
不可视的天体隐匿在现实的背后,自顾自地飞过大千世界。急遽压缩的昭阳物质,以白色的色温在震荡中发紫。不停扩散的紫色像是浑浊的大河冲进了一无所知的海,往着昭阳的辐射区前进,追在“渊”的尾部,在比尾部更靠后的位置。
可惜的是弦的技术仍是有限的。
不论信息怎么跳跃,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需要解析的时间。信息量不变的情况,解析的用时大略不变。换而言之,实际距离越长,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就越高效。实际距离越短,这种信息传递就越延迟。尽管在横跨光年的类星天体范围内弦仍是稍快,但这不能掩盖其延迟的本质。
留给黑球、天球以及其他所有各怀希望的球体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天球同意了吗?”
黑球回转过来看向了红球。
那时,红球正轻飘飘地运在最高的素覆盆中,像是在沟通天上的神明。
它停顿了片刻,黑球便同时屏住了自身。
对黑球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漫长的夜晚。银球的时间已经度过了数个月,跨过了年际。不过它的世界仍然停留在一个傍晚。在这个傍晚,它做了它想要做的一切,剩下的只有检验了。
它没有等待很久。红球只一小会儿便自旋成了一块板子,从板子中发出了讯息:
“天球送出了意见。”
意见的全部内容只有很短的一句话:
“【我负责收尾】。”
黑球仍然维持着绷紧的状态。
“我明白了。”
它一丝不苟地说道
“一切都按原定计划进行。”
“理所当然。”
在黑球说出话的时候,实际行动的指令,仅一个符号数的信息,已从弦上飞跃,横穿了整个昭阳的辐射层。
在答复返回以后,红球对黑球讲道:
“没有什么可犹豫的,球体们不会受到影响,全部的路径已经公示了,除非它们想要去死。”
黑球急促地答道:
“我不是在考虑这个。”
“那你在想什么?”
红球问道。
“我在想……”它迟疑地说,“它究竟是以光速前进的,还是以比光速更快一点的速度前进的。”
对于大多数事物而言,结构上都可以对其做出区分,即使是昭阳。在李明都司空见惯的无数现象中,有一个最浅显的现象,就与昭阳有共通之理。
这个现象被叫做太阳。
若以太阳的词汇翻译,昭阳的最外层可以称为日冕,那是昭阳向外散逸的等离子体,类同于大气的散逸层。
次之则可以称为色球。那是一层不能直接观测的深蓝冠冕。在这一层,自体引力与物质燃烧膨胀的力量达成了平衡,换而言之,这里就是昭阳真实的边界。
立在昭阳之外,能够看到的光无一不是从色球之下的一个层面发射出来的。这个层面便可以被称为光球,光球也是对昭阳进行观测所能抵达的最深层面。
其次便是对流区和辐射区,也是昭阳最大部分区域的性质,它们就是这永恒燃烧的烘炉的主体,一锅沸腾的物质汤。
而最内则被称为核心。
按照天球的猜测,致使昭阳星簇产生的星就藏在它的核心之中。然而想要接近这一核心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物质(质量)的旋转都会引起时空本身的旋转,在人类的知识中这被称作参考系拖拽。对于昭阳这种可怕质量可怕规模的天体,其自发的旋转,已经引起了匹敌黑洞的参考系拖拽效应,任何误入此间的球体都将难以对抗被拖着旋转的时空,而偏离自己想要的运动方向,最后既不能逃脱,也不能深入。
但这一效应会产生另一个有趣的结果,那就是粒子加速。存在于核心的磁场本身会随着参考系拖拽会发生反复的断裂与重联,甚至偶尔还会出现未来的磁场连入过去的磁场这一殊异的连接。场使得量子效应产生的粒子与虚粒子对被分离。两者的能量原本应当互相抵消为零,但能量为负的粒子被磁场驱入核心后,具有空前强大的正能量的粒子便被激发,向外喷射。
这一功率的大小与史瓦西半径四次方正比,与磁场强度成平方正比,与角速度成平方正比,与真空光速成反比。
在所有可能利用的伟大现象中,这可能也是最轻易又最强大的一种了。不过这种现象在大部分时期时而诞生时而消失,并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