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四就已被抛在他们的身后。
除却s21-0567外的其余三个小型载具,离他们并不遥远,最远的只隔了一万公里不到。再十数天后,接近小行星带的位置,四艘船一起锁定了大船的方位。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极为接近大船了。
宇宙能用以分辨的信号很少。载具机器人们使用的是光学搜寻和无线电信号诱导的方法。好在大船的用途所限,它的建造就没有考虑过反侦察——太阳光落在它的身体上甚至就能这样明晃晃地反射开来。
而小行星带说是小行星带,其实与李明都熟悉的影视里想象的不同,十分空旷,并不比真空好上更多。一天的航行中,0567号只飞掠一块鹅卵石般数公里直径的圆球小行星。飞掠以后,李明都从船载探测镜中看到了大船的影子。
它正独自运于虚空之中,以千分之二光速往地球的方向疾驰。整个黑魆魆的夜空里,这个反射日光的星点比寻常的那些不足一公里的小行星要明亮得多得多。
载具机器人要求了援助,李明都便把自己连上了载具机器人,分享算力以一同模拟对接的景象。
同时,他明显不满意地对12号说道:
“对接以后要怎么做?”
12号讲:
“停止大船的运作呀!”
“但这很困难吧。”
“是的,很困难。”
远离第一卫星的局域网里,几个机器人都表示了赞同。
“那要不要放弃对接……”李明都说。
机器人在等待他的进一步发言。
他不无残忍地说道:
“我们只要摧毁大船的机动能力就好了吧?我看s21你们身上,都装有高功率高能粒子束武器,你们说这是为了融化太空中飘来的那些小块障碍物的。”
谁知12号当即摇了摇头,说:
“不行。s21身上的武器,最高功率下确实可以在‘近距离’融化‘大船’的外部装甲,伤及它的动力系统。但这样,在千分之二光速下运转的大船会当即失控。”
“那个生态圈会被毁灭掉……”
“也会毁掉我们。”12号冷静地说道,“因为向着四面八方射出的高速碎片——比我们飞船的巡航速度要更快——对于‘近距离’的我们几乎无法抵挡。而我们的粒子束正在用来融穿装甲,攻击动力系统,不可能分神做到碎片拦截。这不是一艘要塞。”
被砸中的几率大约是三分之一。但一旦砸中,他们也会被完全毁掉,与之陪葬。
“我认为应当进行网络作战,在通讯中降服大船的头脑体。”
李明都热过头的脑袋冷静了下来,他说:
“我明白了。”
小型载具机器人由于其狭小,暂且未被大船发现。再数天,他们迫近大船已到了五千公里以内的极短距离。
在这个距离上,大船已经变成了一个明显的星点,比先前亮了数百倍。这颗星点正在飞速地、主动地朝着地球移动。再一会儿,它就变成了一个有形体的圆盘。
接着便是那艘他们正在丝弦上升的舱室中所见过的巨型流线形太空船。
而它坚固的外壁则像是一面镜子,反射远处的阳光,也反射了宇宙绚烂的星野。如果仔细看的话,镜面上还有高速接近的小型载具机器人们。
这时,四艘小型载具机器人已经从四个方位共同靠近了大船,约是在一千公里以内时,大船终于发现了他们。
这是机器人们一个绝对不该犯下的过错。在一千公里以内,它们理应放弃通讯的。但另一方面,四艘小船想要真正接到大船上,就仍需要互通情报。
这种互通情报所建立的长波联系,被大船轻而易举地截获。接着,大船几乎立刻就在无线电网络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你们不准过来!”
声音炸响在机器人的局域网里。
李明都平静地说道:
“停下来,朋友。你身体里携带的生态圈不该被送往地球。如果你确实想要把它送往……也要等待我们做过评估。”
12号一时没能理解这句话,他以为0386的心意已决。他还不懂欺骗,因此不晓得李明都这退让式的条件乃是一种诱惑的戏弄。
大船并不相信:
“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完成我的任务,我必须把生态圈送往地球。”
李明都耐心地说道:
“那不是创造主的任务。那是一种虚假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