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住巷子口的几户人家熟了以后,两位妈妈在和其他人聊天时,就放两个小孩自己去玩了,但仅限于巷子口,在她们能看见的地方。
那是深秋的一个雨天,不是暴雨,却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色昏暗,整个苇城蒙上了一层薄纱,云里雾里,带着淡淡的忧郁感。
那段时间宋逸勉父母的小公司刚步入正轨,正是最忙的时候,双休日宋逸勉经常呆在陶幽家。
这天正好陶妈妈有空,就带着陶幽和宋逸勉去老巷玩。
陶妈妈在屋里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接到电话,说是陶幽奶奶在山上摔了,手骨折,被同村的及时发现,送到了医院。
情况紧急,陶妈妈无法分身,只能将陶幽和宋逸勉托付给巷子口关系较好,比较靠谱的一个叔叔照看。
走之前,陶妈妈把两人叫过来嘱咐一番,才三步一回头地赶去医院。
哪知那叔叔电视看着看着睡了过去。
陶幽和宋逸勉穿着雨靴和雨衣,拿着水枪在巷子口追逐打闹。
不知不觉间,俩人已经跑到了老巷深处,可俩人并没有注意到身边环境的变化,还在踩水坑玩儿,雨衣也早就散开,挂在胳膊上,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
待俩人玩累了想回家时才发现周围环境陌生,找不着路了。
因为下雨,天黑的更快些。
陶幽和宋逸勉拉着手,按着模糊的记忆在巷子里走了一会儿,没走出去,反而来到一条从没来过的小岔路。
老巷里全是石板路,坑坑洼洼的,有的还布满了滑腻的青苔。
陶幽一不小心滑倒在地,屁股和手掌上传来双重疼痛感,她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惊慌,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宋逸勉在一旁怎么安慰都没用。
俩人的动静不小,成功吸引了旁边那户人家。
‘嘎吱’一声,木大门打开,出来一位头发半白的老奶奶,画着精致的妆,穿着红色的双襟式长袖旗袍,上面绣着一对鸳鸯,栩栩如生,脚上穿着同色高跟鞋,手举一把白色油纸伞,上面画着水墨画。
这么鲜艳的装扮在这雨天尤为突出,很有质感。
是个很优雅时髦的老太太。
“哎呦,怎么坐地上了,快起来。”老奶奶走到俩人身边,将陶幽扶起来,“摔疼了吧,不哭不哭。你们是跟爸爸妈妈走散了吗?”
老奶奶说话很温柔,让人莫名感到安心和信任。
宋逸勉毕竟还只是个小孩子,这会儿也忍不住了,鼻子一酸,哭了出来。
陶幽听见后,哭得更起劲儿了。
俩人的哭声此起彼伏,老奶奶听了,心里说不出的心疼:“不哭不哭,乖乖,先进来躲躲雨。”
宋逸勉拉住要跟着走的陶幽,眼眶里还满是泪水,却依旧十分警惕:“妈妈说,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的。”
老奶奶笑更开心了:“你妈妈说的没错,你记得很牢,真棒。奶奶我不是坏人哦,奶奶是想帮你们,我那么大年纪了,什么都干不了了。”
进了屋,老奶奶给陶幽和宋逸勉脱下外衣拿去烘,好在雨衣没有完全脱掉,外套也算厚实,里面的衣服没怎么湿。
老奶奶取了毛巾将他们裹起来,窗户只留了条缝,打开取暖器,泡了姜茶给他们驱寒,怕他们喝不下去还准备了糖果。
做完这一切,老奶奶才坐到旁边,拿出翻盖手机:“你们记得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陶幽和宋逸勉还在抽泣,打着哭嗝,摇了摇头。
老奶奶放下手机,笑着安慰他们:“没事儿,不怕,等雨小点我带你们去巷子口。先把身子暖起来。”
“你们叫什么呀?”老奶奶问道,“我姓唐,你们可以叫我唐奶奶。”
“我叫小宋,她叫幽崽。”宋逸勉揉着眼,软糯糯地说。
雨停的很快,等衣服烘得差不多了,老奶奶帮陶幽和宋逸勉穿好,一手牵一个,关好门朝巷子口走去。
“妈妈!”陶幽大老远就看见陶妈妈焦急地在巷子口徘徊。她松开手,朝陶妈妈跑去。
宋逸勉也紧跟其后。
陶妈妈正在打电话,听见陶幽的声音赶紧转头,朝电话那头匆匆说了几句挂了电话,朝陶幽小跑过来。
一大一小相拥,皆是泪流满面。
陶妈妈放开陶幽,抱住宋逸勉:“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下次不能这样了,你们知道我接到电话说你们不见了有多担心吗。”
“妈妈,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