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军国主义再次抬头。
日本虽然是一个岛国,但是在二战时期,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已经达到了可以和大国相媲美的程度。
这样一个国家如果始终怀着对外侵略的心思,那么对于全世界来说都将是一个灾难。
整个世界,尤其是欧洲国家,在上世纪的前几十年中,几乎都处在接连不断的战争中,国内基础设施和经济状况被破坏得十分严重,他们也逐渐意识到了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伤害有多么巨大。
为了赢得和平发展的时间,所以对日本的军事限制方面做出了极为严格的规定。
在这一规定出台之后,就意味着日本只能保留必要的用于生产的工业资源,剩余的都得赔偿给各个国家。
当时的十几个国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东亚的小国,所以在获取日本的工业资源方面,根本无法争过英美等大国。
那时的日本尽管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法西斯国家,但我们必须得承认,他们的工业水准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否则也不可能以那样的国力和美国坚持长时间的战争。
所以为了抢夺这些有利的资源,这些工业资产几乎全被几个大国瓜分完毕。
完全意义上的军事工业,日本完全不能保留,甚至包括许多可能和军事有联系的产业,也被盟军打上了军事的标签,要求日本予以拆除。
比如铝的生产和很多其他可能运用于军事领域的设备,都被算在其中。铝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金属,但是却作用巨大。
我们都知道,铝具有质量轻,安全性高等特点,正是这样的原因,铝可以和很多其他的金属混合在一起,变成各种不同用途的金属。
在战争中的许多装备,都大量地需要铝这种金属,比如战斗机、坦克和战舰等等,都需要有铝的加入。
即便是现在的很多科技,也经常可以见到铝的身影,比如非常尖端的航天科技方面,也需要铝的大量参与。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一架大型飞机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由铝组成的。
不仅是在制造业方面,在纯粹的军事领域,铝的作用也非常大。铝在燃烧时,会有非常明显的光亮发出,这样的特点也被用来制造在夜间作战需要的照明弹等。
而且类似于坦克等目标,也都是用混合了铝的炸弹来攻击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铝这种金属在军事工业方面有多么广泛的应有了。
还有一种被盟军禁止的工业产品是轴承,轴承是一种连接的装置,具有承重高,耐用性好等特点,在重型装备领域具有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诸如大型舰艇和重型装甲等等,都需要轴承的参与,这也是一个国家重型装备生产的必需品。
不过日本在这些方面,战后能拿出来的资产已经很少了。主要是因为美国在长崎投下的那颗原子弹。
长崎不仅是当时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日本重工业的基地。
美国当时之所以选择长崎为目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摧毁日本在长崎的三菱重工。
现在很多人对三菱比较熟悉,是因为三菱汽车的原因,不过三菱汽车只是这个三菱公司的其中一部分业务,三菱重工的主要方向,还是在军工生产方面。
当时的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在明治维新不久之后就已经成立,后来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所使用的很多装备,都出自三菱重工之手。
所以在长崎被毁之后,日本在工业方面也经受了巨大的挫折。
根据战后的统计,日本大概需要赔偿十五个国家大概二十二亿美元的赔款,但是这其中却没有中国的身影。
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在二战之后,世界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和苏联实力领先于其他国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时候两个超级大国就开始了各自拉拢其他国家的进程。
作为美国一方来说,在很久之前就开始扶持老蒋的南京政府,并且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身份,援助了南京政府很多武器装备和物资,他们一直在背后和老蒋达成各种秘密协议,企图完全操控南京政府。
不过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老蒋的国民党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日本侵略者已经被赶走,面对国内的党派斗争又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老蒋和美国的关系也开始发生着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美国言听计从。
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则更不可能和美国人达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