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三人中除了用外出作战的许明远,是真的觉得问题不大,胡光宗跟刘光都觉得心里有些发麻。再怎么说,他们以前也只是团级军事指挥官,现在一下子要对付人家中将级的指挥官,着实有点心里没底。可邓成功这样直接问,他们总不能说有问题吧?
只是三人都有些好奇,他们的任务是有了,可邓成功这位纵队司令员反倒清闲了。这似乎跟邓成功好战的性格不符嘛!
果然,当三人正处于好奇时,邓成功肃然起身道:“至于我,则带领飞鹰特战大队以及新组建民兵摩步旅,给小鬼子来个虎口掏心。既然他们不肯让我消停,那我也给对方添添堵,到底是我这穷乡僻野重要,还是他们那县城的战略要地重要。
这次不把小鬼折腾怕,我这个纵队司令也就白当了!行了,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只是都这种时候了。什么身份什么职务都是虚的,我也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们,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挺过这次。从今以后,小鬼子再打我们的主意,估计也要三思而后行。
兄弟们,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那怕最后难逃一死。至少我们在死前能够拍着胸膛说,我来到这个世上做了些有意义的事,我为这方百姓尽到了身为军人的责任。所以,我期待诸位的好消息,同样诸位也期待我胜利的消息吧!”
面带微笑的说完这番话后,整个会场因为大军压境的紧张气氛似乎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很多感叹邓成功洒脱的军官,紧锁的眉头也开始散开。
人家一手组建了民兵纵队的邓成功,都不畏生死跟日军来到最后一搏,他们这些要么是逃兵要么是土匪要么是农民的后来者,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第六十八章 八路军的到来
(ps:今日第三更奉上!)
这场发生在38年chūn针对华北民兵纵队的清剿战役,着实吸引了国内不少关注民兵纵队发展的政治势力目光。看到由各自情报部门提供上来的军事情报,这些势力的领导第一反应就是,这次华北民兵纵队只怕凶多吉少。
这年头,连正规军面对日军正规师团都是屡战屡败,那怕最终取得一些胜利,也不过是惨胜罢了。说打了胜仗,绝大多数情况也不过是掩盖了自身的伤亡数字。现在摆在华北民兵纵队面前,可是二个整编师团外加五六万的华北驻军。
这些驻军可不是用来凑数字的,而是实实在在拥有战斗力,拉出来也能跟国内正规军作战的主力部队。所以,收到情报后的各方势力,在同情华北民兵纵队的同时,也觉得是否应该给予对方一定的支持。
不管他们承认或者不承认,这支民兵队伍还是吸引了国内战场过十万的日军部队。这对于国内的抗战形势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势力都清楚,如果这支民兵纵队能挺过这次围剿,从今以后他们也将在抗战队伍中站有一席之地,而不是象现在的各方势力,都觉得他们不过是一群人数众多的乌合之众。
相比国府以及周边势力的漠视,已经参予到抗战前线的人民党武装八路军,在这种华北民兵纵队异常困难的时候。身在延安的毛委员,还是毅然下达了让八路军按原计划进驻华北进行敌后抗战的命令。
并且为了不引起民兵纵队的反感,他给进入华北进行敌后抗战的几位将领下达了团结抗战的命令。在对方没有表示出敌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团结对方,争取能跟对方形成共成抗战的优势互补。不论各方势力怎么看,人民党在根据地的情报人员,对于华北民兵纵队的情况,相比其它势力还是要了解的多。
在胡光宗领导华北东路部队,开始展开节节阻击,尽可能的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保存自身实力的作战时。跟九龙山接壤的太行山脉,正在快速行进着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的着穿相比之下,连民兵纵队的正规部队都不如,但从这些士兵的jīng神头上无疑能看出,这种在普通人看来异常难走的山路,在这些士兵脚下却如行平地。不但能保持快速的行军,走在山路上的队伍队形也保持的很完整。
在这支快速行军的队伍中,有一位气质跟民兵纵队许明远比较相似的军官,此时正听着身边的政委调侃道:“旅长,你不是一直想看看那个冒名顶替你的邓成功吗?这次想必就有机会了,不过你见到对方,准备拿人家怎么办?”
此人正是被邓成功冒充过一次的129师386旅的旅长陈更,这位打仗带眼镜的书生将军,性格跟气质很是不相符。在开国评定军衔时,也被授予大将军衔,可想而知他的战功还是值得所有开国领袖们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