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活动,继续我正手垫球200个的伟大征程?
拿定主意抱着电脑就直冲图书馆。路上遇到准备去参加社团活动的牧箭丘,见他身边围着一群看起来是队友的高年级男生,想起上周末的练习赛,还有今天晨会上的表现,唯恐被他们抓住问东问西,所以也只是冲他露出个淡淡的笑容,脚底的步伐却是紧了又紧。
阅览室里此刻人倒是不少,三年级的前辈们因着升学的压力在即,所以,大部分人都会自觉利用课后一切时间刷题啃书,我进门东瞄西望,最终挑了临窗的一处桌子坐好,对面是一位三年级前辈,灰金色的长卷发很是漂亮,我坐下时没忍住多看了两眼,结果偷瞄被她撞个正着,只好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然后迅速埋头整理物件。
就像集齐7颗龙珠可以召唤神龙许愿一般,我充满仪式感的摆出电脑,水杯,面纸,参考书,铅笔盒和笔记本,打开之前写了五十个字的文档,双手郑重的往键盘上一放….........
半小时后.........
擦!依旧不知道要写啥!
我泄气的把自己往椅背上重重一靠,脑袋混沌思绪纷乱搅的心里火烧火燎,想起老头之前说的,这个月之内若是不拿出大纲,提头来见,我更是鸡皮疙瘩爬了一身。
平心静气,平心静气.......深呼吸........
“请问,你是一年二班的佐仓夜同学吧?”
循声直起脖子,原来是坐在我对面的三年级前辈,就是留着灰金色长卷发的那位姐姐。
哇!洋娃娃!!!
这是我与她打了个正面脑袋里发出的第一声惊叹!愣了有那么两三秒,惊觉她好像是………在跟我打招呼,我赶紧眨眨眼睛醒过神,微微点头的同时开口回答,“嗯,是的,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她忽而笑起来,线条柔美的眼眉轻轻扬起,就像一朵静静绽放的玉兰花。
“真的是你!太好了!”
“诶??!!”
“哦!抱歉!我忘了自我介绍,你好,我是三年一班的桥本奈月。”
“哦………桥本学姐你好……那个……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何为设计?”
“设计一词,从语言学上来说,属于外来语,《现代设计事典》中的定义为:制造各类生活必需品时,不仅要考虑其功能,还要考虑美感与和谐度,以一个物品的形态或形式展现出来,对此进行综合性策划与设计的活动。“设计”一词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各类正式文书中,但日语中没有与此直接对应的词语,这是因为“设计”这一词语本身就包含多重意思,包括外观创意/构图、设计、构造等。日语中对于“设计”的概念理解往往着眼于“外观创意”上,也就是在色彩、外形及装饰方面动脑筋的意思,因此设计师常被误解成“决定色彩与性状等外观的操作员”。”
“这样的理解事实上是非常狭隘的,因为设计的要素是情感与创造,设计的力量不仅在于能够使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更在于可以进一步传达一种理念,一种能够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调动多层次的复杂要素触动对方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对方震惊和感动。
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设计,以人为本,激发人们内心深处与设计师产生共鸣的情感与需求。”
“对于设计而言,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制造这样的东西”、“它想要向人们传递什么样的价值”。准确来说,设计是一种明确指出硬件和软件的完美搭配符合大众想要什么(wants)的期待的理念,由此为出发点而设计创造的东西。这一点与过去强调的(needs)需求不同,needs指的是由于物资匮乏而需要,但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寻找needs已经无从下手,与之相反,wants指的是消费者尚未发现的潜在欲望。”
我站在图书阅览室中央一个小型半圆形演讲台上,左手拿麦右手拿着马克笔,一边说一边往身侧的白板上描画简易的思维导图。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台下坐着的七八十号同学理解自己说话的思维逻辑。
话说,我为什么会站在这儿?
我也不知道啊!!
我明明是来写论文的啊!
结果,论文没憋出来半个字,却被三年级的前辈临时要求,在阅览室里上起了小型公开课。
三年级的桥本奈月前辈,是咱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用她的话说,就是自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