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就有?自己送上门来的?老?师,高兴得连病都好了几分。
等了几日之后,方靖远的?病也差不多痊愈了,开始恢复正常工作?,处理?府衙堆积如山的?公文时,绣帛儿便带着?宁氏的?这位女道医前来拜访。
方靖远这才知道,原来宁道医还不是一个人来的?,除了她自己外,还带了一男三女四个徒弟,最?大的?十四,最?小的?不过五六,都是身有?缺陷的?孩子,跟着?她千里迢迢行来,着?实吃了不少苦头。
“宁氏见过使君。”宁婵媛是个三十出头的?中年女子,容貌算不得十分出众,却因温和慈悲的?眼神别有?种独特的?气韵,让人看着?十分舒服,有?种如沐春风般的?亲近感,而她身边的?几个徒弟,却都眼神警觉而敏感,像是经历过不少事的?,哪怕到了府衙行礼之时,仍带着?几分疑虑和不安。
方靖远连忙让她和弟子们免礼,说道“宁道医一路辛苦,本官已着?人给你们在云台书院准备了住处,若有?不足之处,尽管告知书院管事,本官已跟他们说过,但有?所?需,尽管开口吩咐便是。”
宁婵媛向?他行了个礼,说道“久闻方使君体恤百姓,治下无?论男女老?弱皆有?所?为,贫道亦是走投无?路,特来求助于使君,望使君能赐予一隅清修之地,容我们师徒自力?更生便可。”
方靖远一怔,不明白她所?求为何,谨慎地说道“本官听闻宁道医在雁荡行医,颇得民心,由百姓自发?捐助以修建道观,不知为何会有?走投无?路之说?烦请道长明言,但凡不违背大宋律例者,本官必当竭力?襄助。”
宁婵媛听出他话中含义,合法?的?可帮,违法?徇私的?他也爱莫能助,不由苦笑一下,说出了自己来此?的?原因。
雁荡宁氏其实世代是居住在浙江温州,也是传承上百年的?书香世家,宋代很多文人秉承“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的?说法?,在读书应试之外,也学习医术,而宁婵媛的?父亲宁璧是绍兴年间的?进士,在宁家也算是小有?威望。然而宁璧仅有?宁婵媛一女,又自幼多病,在道观中寄名,为调养身体跟着?读了不少医术,渐渐就对草药之学入迷,年过及笄后不但不肯嫁人,还要出家继续行医。
问题就在于宁璧不肯过继族中子弟,而宁婵媛出家之后,宁璧干脆将自己名下的?房产田地都划归女儿名下,免得自己百年之后女儿无?人照顾。他活着?时有?官身压得族中无?人敢言,可他前脚去世,后脚就有?人抗议宁婵媛身为出家人,霸占宁氏祖产,要她过继族中子弟继承家业,否则就要她将家产归还宁氏。
而此?时,宁婵媛的?道观里已经收养了好几个被人遗弃的?孩子,都是身怀重?疾或残疾,眼看着?养不活了,就悄悄丢在道观门口,她养活了,有?的?被人带回去,有?的?则留下成了她的?徒弟。
行医二十年,她带出了不少弟子,可等到她需要帮助时,第一个反水的?就是她的?大弟子,昔日被弃的?孤女,如今已嫁入宁家,为了宁家所?谓的?家族名声?,不惜污蔑她篡改亡父遗嘱,霸占宁氏宗产,甚至还误用药草害死过人命等等。
平日里求医问药时,当她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化身,求她赠药救命,可人非神仙,又不是所?有?病都能药到病除,起死回生的?。有?宁璧在时无?人敢上门闹事,如今眼看着?宁家自己都来拆台,那些早就觊觎她的?医术和道观的?人,便一个个都冒了出来。
宁婵媛一直都被父亲庇护,昔日也是被人捧为神医在世,着?实未曾想过,父亲一朝去世,从族人到昔日的?病人,就会一个个都变了脸,甚至连自己亲手带大,嫁入宁家的?徒弟,也翻脸给了她最?重?的?一刀。
她寡不敌众,又没法?证明道观的?所?有?权,这本就是记在宁氏的?祖产,就连官府都站在族长那边,要她偿还祖产。还是她先前曾经救治过的?一个病人,悄悄告诉她,昔日曾主张独立女户的?小方探花如今是海州制置使,在海州所?办的?云
台书院中设有?医学院,男女兼收,建议她去海州另开药堂,以免再受宁氏的?辖制。
云台医学院打?得是钱太医的?名号,而宁璧早年曾与他相识,宁婵媛得知他在此?处,便果断私下里折价买断了手中房产和田地,将契书都托给中人办理?,自己则带着?这四个弟子搭成商船,一路北上来了海州。
她并?非求方靖远替她申冤报仇,只求在海州能有?一处清修之地,供他们师徒栖身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