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物。”
见獬豸能知道她心中所想,王有些骇然,转念一想,对方既是神兽,这点神通又算得了什么?但听到对方说自己父亲是伪善,当下便有些不太高兴。
那獬豸嘿嘿一笑,续道:“尔父幼时对长辈稍有谦恭,便会得到赞誉。他醉心于赞誉,压抑自身天性。此等为赞誉而做出的善,并非真善,而是伪善。”
王呆若木鸡,她并不想相信獬豸的话,但它说的每个字都直刺她的内心。
为何父亲一直独守清贫?为何父亲要洁身自好?为何父亲宁肯逼死自己的儿子……也要这世间人人称颂?
一切的一切,都是沽名钓誉吗……
“一人之善,对他人也可为恶。本尊观尔救那蝴蝶,可辛苦织网的蜘蛛,岂非因尔而饿死?同为世间生灵,蜘蛛丑而蝴蝶美,尔因何救蝴蝶而害蜘蛛?若非蝴蝶濒死,而是蚊虫落网,尔又当如何?是救还是不救?”
王被獬豸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问得心神俱乱,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向父亲道别离开的。
她只记得,在这初夏的傍晚,她跌跌撞撞地走过回廊时,不经意地瞥见那破碎的蛛网,只剩下凌乱的蛛丝在风中四散飞舞。
三
那只有她一人能看得到的神兽獬豸,成为了王的梦魇。
它经常会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她的身周,虽然不会再跟她沟通,但那黑幽幽的目光,总会让她不寒而栗。让她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再三思量,是善还是恶。
但这样的折磨过了没多久,王就释然了,她又不是神佛,又不是圣人,又怎么可能尽善尽美?她尽量把无时无刻存在的獬豸当成不存在,但由于对方说的一番话,她心中对父亲的孺慕之情,却已经削减了不少。
这一年的盛夏,汉哀帝英年早逝,并未留下子嗣,被汉哀帝专宠的大司马董贤也与帝共赴黄泉。王的父亲重任大司马,立年幼的中山王为帝,新帝与她同岁。
君弱臣强,即使王并不懂朝政,也知道自家父亲定是一手遮天。
但她父亲向来注重声誉,这个一手遮天,自是不会落下他人话柄。据说她父亲上至推恩赏赐王公贵族,下至赡养鳏寡孤独的平民百姓,遇灾害便带头捐款全力救援,得到朝野上下赞声一片,均称其是周公在世。善事,谁不会做?更何况在父亲的那个位置,有时候他只需要做个姿态,自然会有人前仆后继地为他做事。
王依旧默默地在简陋破旧的宅院中,陪着母亲做女红,偶尔也会对着神出鬼没的獬豸发发呆。时间很快就如流水般,从指间飞逝而去。
新帝转眼间已经十二岁了,到了《周礼》中可以结婚成亲的年纪。王听说父亲发布了诏书,选天下名门女子入册,选拔皇后。而且为了避嫌,特意把她的名字当众划掉了。结果此举反而引起了世人强烈抗议,很多官员都觉得这是不公平的,每天都有人挤在大殿门口或者王府门口上书。
王本觉得这次父亲做得对,她本就不想入宫为后。但在看到趴在蒲团上的獬豸似笑非笑的目光时,她猛然一惊。
这又是父亲的手段吗?
当她听到院外人群高声疾呼“愿得公女为天下母”时,便知道,自己这个皇后,还真是做定了。
王其实并不想嫁,她也曾经对自己的夫君有过幻想,但从没想象过那会是皇帝。但她又不能不嫁,在家中反抗父亲的大哥王宇,觉得父亲一意孤行定会得罪新君,想要私底下帮助皇帝的母族不被外放。可风声走漏,她大哥被父亲用雷霆手段抓捕入狱亲手送了一杯毒酒。并且还把此事算在了皇帝的母族身上,借此将其一网打尽。朝中对于此事的态度,却是父亲大义灭亲奉公忘私。
所以王不能不嫁,因为这定是父亲的期望。
父亲已经得到了和帝王一样的权力,那么,即使自己不能坐上那个位置,也想让拥有自己血脉的子孙坐上去。
可是,当王这辈子第一次从头到脚戴着金簪玉佩厚施脂粉,以此生最美的装扮坐在未央宫中时,她就知道,她生不出来皇帝的孩子。
因为,他根本不让她靠近。
看来父亲的想法,对方也同样知道得一清二楚。
就像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也有个刘彘的乳名,皇族的子弟也和民间一样,乳名都会起得比较粗鄙,希望可以好养活。
刘在被王莽取名为刘之前,是叫刘箕子。并不是星宿的那个箕宿之意,而是装稻谷或者垃圾的簸箕的箕。不过好在有汉武帝的刘野猪之名在前,他其实对自己“刘箕子”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