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能解决什么问题,手术效果怎么样;围手术期的处理,也就是术前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中一些意外情况的应对等等,外科是一名技艺,更是一名医学。
韩主任现在要看看这个小伙子如何来判断和处理出现的问题。
这种断指再植术后出现血运问题,叫做血管危象,经一般处理不能缓解,要当机立断上手术台探查,所谓探查,就是打开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然后必要时将血管剪断,重新吻合。
“不用急,让杨医生处理。”韩主任说,等一会也不会耽误病情。
“不行的话,就不要了这个手指。”病人说。
杨平安慰他:“不要急,我们会尽力的,你这是拇指,在手指功能里占40%,要尽量保住,没有它,你以后怎么养家糊口。”
“再肌注30mg罂粟碱。”杨平判断,可能剂量不够,自己血管吻合的质量有足够的信心,肯定是痉挛了,痉挛的原因目前不清楚,很复杂,情绪的波动、环境温度、抽烟等等都有可能。
再一针罂粟碱下去,几分钟后,手指开始变红了。但是没有维持多久,立刻又变得苍白,顽固性的痉挛!
“应该是痉挛,栓塞的话罂粟碱不起作用。”杨平跟韩主任说。
韩主任点点头:“顽固性的痉挛,什么原因?”
杨平抬头看看房间里,温度什么都合适呀,病人情绪也稳定,也没有说疼痛,怎么会这样呢。
难道要抹掉自己这辛辛苦苦挣的积分?这是自己做的第一例断指再植,其它都在系统里做的。
抹掉积分不要紧,本来这个系统就是意外之财。可是这个病人,少了拇指,又是右手,那是沉重的打击,这种干体力活的,就靠一双手养家呢。
迫不得已,意识里的窗口打开,辅助系统立刻开启,脑海中先是出现三维数字视野:血管没有栓塞,而是痉挛!血流形成了旋涡,在痉挛狭窄的接口来回打转转,再不解除痉挛,应该就要形成血栓了。
脑海中的窗口出现文字提示:大量尼古丁入血,引起血管顽固性痉挛。
尼古丁,抽烟了?大量,那还不是一支烟,很多只。
关闭窗口。
杨平说:‘你抽烟了?抽了很多只?’
病人的眼睛躲躲闪闪,坚定的而说:‘没有,我一直躺在这里没动,要是抽烟,这屋里肯定有烟味。’
“没有呢,不可能抽烟的。”旁边的陪人,病人的老乡帮着说。
“你怎么知道他抽烟了?这么肯定就是尼古丁引起的。”宋子墨觉得毫无依据,这说话就像一个神棍,找理由不是这么弄的。
杨平不说话,抬起头,伸直弯曲的腰,仔细打量房间,用鼻子问问,没有烟味。
然后跑到洗手间,也没有明显的烟味,病人肯定没有出去,要是出去护士能够看见。抽这么多烟,怎么没有烟味呢。
“你老实说,抽烟没有?”杨平再次逼问。
“没有!”病人显得有点生气。
宋子墨说:‘探查吧--’意思别找无谓的理由了,就是血管吻合质量不高。他一米八六的身高,笔挺的白大褂,有点酷的语气,让那些年轻的实习生无不仰望。
“你要知道,你不配合我们查找原因,这个断指很可能就会坏死,这样你以后就会残疾,失去劳动能力,明白吗?”韩主任拍拍病人肩膀。
病人的依从性高低不齐,很多病人在医生面前把胸脯拍得打鼓一样,医生一走,下床走动的,抽烟的,该干吗干吗,好像病完全不是自己的,而是医生的。
不是他们不知道后果,而是自控能力的问题。永远不要高估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比想象的低!
但是医生已经逼到这个份上,还一口咬住不承认的少,大多数已经吓得面色死灰,求医生尽力保手指,再发誓以后再也不抽烟云云。
“你怎么这么肯定是抽烟引起的。”韩主任也不太明白。
杨平说:‘血管吻合肯定没有问题,病人术前检查凝血功能没有异常,也没有什么基础疾病,现在最大的因素就是抽烟,尼古丁了。’
他一个抽屉一个抽屉去找,没有找到烟。掀开被子,病人使劲要捂住,但是来不及,杨平手快,从被子里拿出一个扁了的烟盒子。
“抽了多少?”杨平将烟盒子扔在他面前。
病人脸一红:“一--一包。”
那个老乡使眼色:“哪有,就是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