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找一个有利于我们的角度去介入的。至于介入的深浅程度,他要我好好考虑一下。
后面ppt,就是关于缆车项目的一些规划设计了。
我没认真看这些规划设计,因为在这些数据上,我去认真的话,我就和赖永昌没有什么分别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就明白了白天为什么我在介绍广州项目时候向东有点出人意料的态度了。原来银海湾真的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去做的。而这些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可以算是属于整个银海湾的,也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转为属于我们公司的。就是因为这种性质不确定,所以他才不建议我们这么急冲冲的去广州项目,因为那样会带走不少人力,而这些人力本来就准备着在银海湾大干一场的,突然抽调,确实会出现人手的缺失。具体来说,这种缺失,恰恰就是赖永昌一直得不到的人手。---不过在我看来,就算有,他赖永昌也不会最大化利用到。有时候,一个人的潜力,自己激发有限,但是在一个如鱼得水的环境里,却会最大化激发出来,甚至产生化学连锁反应。